摘要:教育工作者必須把加強馬克思主義“三觀”教育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(nèi)容來抓,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礎(chǔ)。 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是人的三大精神生活支柱,也是人生的基本行動坐標。中學生正處在“三觀”朦朧和形成的重要時期,但受社會多元思想文化的沖擊和影響,部分學生“三觀”存在明顯偏差,有及時行樂的享樂主義、以我為先的利己主義、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、多講實惠的實用主義等,對于樹立正確人生目標、選擇正確奮斗道路、堅持正確品行操守非常不利。教育工作者必須把加強馬克思主義“三觀”教育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(nèi)容來抓,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礎(chǔ)。 一、針對中學生勤于思辨的特點,注重在研討互動中因勢利導。 研討交流是啟發(fā)思維、啟迪思想的一種有效途徑。中學生思想活躍、思維敏捷,對新理論、新問題、新事物充滿好奇、喜歡鉆研,尤其對社會熱點敏感問題、流行文化現(xiàn)象關(guān)注多、思考多、困惑多、糾結(jié)多。如果及時加以引導,消除學生思想上的迷霧困惑,就能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世界、看待問題,確立正確的“三觀”;如果疏忽大意、放任自流,很容易使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亂象面前迷失自己、走偏出錯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中學生勤于思辨的優(yōu)勢,開展深入廣泛的研討互動,在理論解析、熱點辨析和思想交鋒中不斷把馬克思主義“三觀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注到學生頭腦,幫助他們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洞察世事、明辨是非,尤其要引導學生充分認清意識形態(tài)領(lǐng)域的復雜斗爭形勢,堅持抵御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滲透侵蝕,切實從思想理論上搞清人生的最大價值和真正意義,自覺確立積極健康、順應時代、目標遠大的價值追求。 二、針對中學生講求自我的特點,注重在自我教育中啟發(fā)自覺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對象的思想覺悟和認知能力,其作用的發(fā)揮離不開教育對象內(nèi)部因素的激發(fā),這就決定了教育對象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。相信和依靠學生搞好“三觀”教育,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、遵循規(guī)律抓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(xiàn)。新形勢下,中學生的自我、民主、平等、參與意識普遍增強,更應當重視調(diào)動和發(fā)揮學生在教育中的能動性、創(chuàng)造性、自主性和積極性,使其主動地認識自我、尋求真理和完善人格,把自己塑造成為具有優(yōu)秀個性特征和良好素質(zhì)的社會主體。教育工作者要在重視搞好理論灌輸和思想引導的同時,積極采取“學生講堂”“實話實說”“主題演講”等形式,鼓勵學生走向前臺講看法、亮觀點、談認識,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析事明理、感悟人生,真正明白學知識必先學做人、強能力必先強思想等基本道理,不斷在堅定理想信念、端正價值追求、加強道德修養(yǎng)中健康成長。 三、針對中學生富于感性的特點,注重在情感交流中諄諄教誨。 情感對于概念、判斷和推理的形成具有驅(qū)動、調(diào)節(jié)和誘導作用。正如列寧所說:“沒有人的感情,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?!彼枷胝谓逃侨伺c人的雙邊活動,是思想交流與感情交流的雙向活動,它通過轉(zhuǎn)化教育對象的思想來達到它的目的,而情感交流則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。中學生一般涉世不深、思想單純、心地善良、情感豐富,在認識事物、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。教育工作者要重視情感因素在“三觀”教育中的特殊效應,把真情感化與理性教化有機地結(jié)合起來,做到情中有理、理中含情,情真意切、情理交融,努力在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思想共鳴、心靈溝通、精神契合,從而增強教育引導的情感感染力和思想滲透力。尤其要尊重學生的人格,保護學生的自尊心,多談心少教訓,多表揚少批評,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真誠、真心、真情、真意,更加自覺地從內(nèi)心接受教育、提升自己。 四、針對中學生追求先進的特點,注重在典型示范中糾偏正向。 榜樣就是方向,榜樣就是標準,榜樣就是動力。先進典型就是最好的榜樣,他容易使人產(chǎn)生思想認同、形成行為示范,從而給人以鼓舞、教育和鞭策。中學生思想開放活躍、善于模仿,容易接受新事物、新思想。他們積極追求時代精神,而典型恰恰是時代精神的具體形象化,他們大多都崇拜并愿意模仿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。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典型的示范引領(lǐng)作用,一方面,組織和引導學生向那些為國家富強奮斗不息、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、為社會發(fā)展嘔心瀝血、為他人幸福無私相助的進步團體、成功人士、優(yōu)秀典型學習,使他們的心靈得以震撼,思想得以升華,情感得以熏陶,靈魂得以凈化,認識得以提高,行動得以校正,不斷增強對國家、對社會、對集體的愛心和責任心;另一方面,針對青年學生喜歡追時尚、隨潮流、趕時髦,但是理性思維能力相對較弱的特點,教育引導他們正確看待、理性把握,防止反面典型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產(chǎn)生負面影響。 五、針對中學生興趣廣泛的特點,注重在寓教于樂中浸潤滋養(yǎng)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愛好是最佳的益友。中學生大多性情開朗活潑、興趣愛好廣泛,對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較高,特別是在學習壓力大、生活節(jié)奏快的情況下,對精神生活的渴望就變得更加強烈。在開展“三觀”教育過程中,如果能把握好學生的興趣愛好,堅持寓教于樂、樂中有悟,使教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,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教育工作者要著眼調(diào)動學習熱情、啟發(fā)學習自覺,切實改變機械生硬、陳舊呆板、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,注重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講故事、做游戲、搞活動等形式開展教育,讓他們在主動參與、全心投入、實地感悟中受到真善美、假丑惡,學會在真理的武裝下茁壯成長,在善行的感召下奮勇前進,在美感的滋潤下修養(yǎng)完善,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,不斷促進學生實現(xiàn)德、智、體、美全面發(fā)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