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中小學校長在領導校本改革的時候,往往針對問題圍繞資源配置、策略選擇、改革時機等進行若干次的討論、模擬,但卻忽視了“時間”這個同等重要的資源要素。由于中小學師生在校時間相對固定,無法像橡皮筋一樣可以自由拉伸,因而校本改革不能采用添加式的改革方式,否則改革往往是萬事俱備,就差時間。這里所說的時間,既包括改革所需要的增量時間,也包括對存量時間利用效率的優(yōu)化提升。 教師發(fā)展規(guī)劃缺乏時間要素。筆者觀察到,很少有學校做學年計劃時,能安排出供全體教師共同研修的工作日時間(如每學期2—3天)。學校通常會在暑假安排2—3天集中培訓,邀請專家就相關主題作學術報告,或是邀請專家在工作日為教師作短時間報告。外來報告與傳統(tǒng)教研組或備課組的教研活動,以及區(qū)縣教研室組織的大教研,就構(gòu)成了教師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。 若統(tǒng)計下來,學校安排用于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的時間總量并不少,但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的效果并不好,是什么原因呢? 以一所超大規(guī)模中學為例,該校三個年級共300多名教師,校長非常重視教師的校本研修。除假期培訓、外出學習外,該校還實施了一項新舉措,要求每個學科每周都安排半天(四節(jié)課)無課教研日。為此,教務處在排課時,頗費一番腦力和時間。 一個學期過去,筆者去該校做教研有效性研究,發(fā)現(xiàn)半天無課教研日收效一般。無課教研日的研修,主要以備課組為單位,備課組長負責組織。大學科每個學科有近20名教師,分為兩個備課組,分別開展教研活動。活動方式主要是“公開課研討+下周教案集備”:兩位備課教師上公開課,然后本備課組教師集體聽課、評課,最后研討與確定下周講課的教案。 這種教研模式之所以有效性差,是因為存在以下問題。一是,缺乏目標導向。校本教研的目標是什么?聽評課要解決什么問題?年度教研的目標是什么?二是,教研的行動策略缺乏橫向和縱向的支持性設計。聽評課和下周集體備課之間是什么關系?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實施之間需要怎樣的關聯(lián)性研討?三是,教研過程中沒有系統(tǒng)地安排學習新理念或新策略的任務,教師教學沒有新的參照系。四是,該校并未配套實施學科帶頭人培養(yǎng)項目,因此備課組長只是由教學成績稍好、工作認真的教師擔任,很難引領備課組提升教研水平。五是,學校沒有對教研活動的組織方式提出要求并進行培訓,未必能保證每一名教師在教研全程參與度高。六是,沒有設計全??缒昙?、跨學科的教研交流活動,調(diào)動不了全校教研氛圍。 教研時間利用的有效性亟須提高。最近,該校教學部門領導專題研討了教研時間的利用問題,將教研作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水平的重要抓手。他們形成了如下共識:第一,繼續(xù)堅持每周半天無課教研日;第二,暑假邀請專家和部分教研組長一起研制學校三年教研規(guī)劃,制定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目標、教研目標和教研方式、教師小課題研究計劃、各類行動計劃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標準等關鍵性問題,使全校各學科教研有方向;第三,實施學科帶頭人培養(yǎng)方案,重點培養(yǎng)學科帶頭人的操作領導力,有效組織教研活動,達成教研的目標。 校長應將時間視作研究對象。在學校情境中,時間是制度化的安排,體現(xiàn)了學校在安排國家課程、校本課程以及常規(guī)活動時的理念與操作思路。校長應把時間作為研究對象,認真研究時間變量,并將其與改革舉措同構(gòu)。 如,教師在校工作和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效率的提升,是采用簡單的打卡思維,監(jiān)控教師和學生必須出現(xiàn)在某些場所的時間,還是標記出最重要的時間要素,然后進行制度設計? 如果校長和教師認為,灌輸式教學最為有效,那么這所學校的學生肯定沒有可以自主支配的時間,即自習時間特別少,而主要學科的課時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安排,甚至早讀和自習課時間都會細分給具體的學科。學校也會根據(jù)特定時間里相應教師是否在場進行記錄。校長如果不對學校的時間配置做反思,并采取整體改革的行動,那就無法培養(yǎng)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,學校的改革也就只能停留在口頭層面。 而在那些致力于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學校,學生的課程表上有很多留白的自習時間。學校開發(fā)了若干對學生進行自主能力培養(yǎng)的工具,如自習課個人學習計劃表、一周個人計劃和落實情況表。同時,學校還會利用班會、各類大型活動等機會安排學生交流時間和精力管理經(jīng)驗。當然,保證這些措施能夠起作用的原因是學校配套開發(fā)了教師發(fā)展方案,幫助教師邊工作邊實踐能激發(fā)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和能力的理念與策略,即師生在游泳中學習游泳。 趙汀陽曾經(jīng)在他的《論可能生活——一種關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論》一書中指出:“某人對他的時間的投放量意味著一件事情對于某人的魅力?!毙iL領導學校改革時對待“時間”的方式本身,就已經(jīng)向世界宣告了這所學校的改革立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