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小學生遇見蘇軾 清華附小六(4)班的一篇微信文章“火”了,點擊量已經超過10萬。 在這篇名為《當小學生遇見蘇軾》的微信推送中,展示了這個班的六年級小學生所做的幾份有關蘇軾的小課題報告。這些小課題報告包括:蘇軾詩詞中哪個詞出現(xiàn)頻率最高,蘇軾詩詞對哪個景區(qū)的品牌價值貢獻更高…… 六(4)班的5名小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,運用高頻詞、字分析軟件,對蘇軾的3458首詩詞進行分詞研究,并通過作詩年份和高頻詞出現(xiàn)的時間,還原蘇軾當年的經歷。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蘇軾每次被貶后,詩中“歸來”一詞出現(xiàn)的次數(shù)都會增加,這一發(fā)現(xiàn)將蘇軾的“歸來”詩與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更為緊密地聯(lián)系在了一起。 六(4)班兩位同學梅楚軒和孫天寧的研究論文“人杰地靈——蘇軾的旅游品牌價值分析”中提到,蘇軾一生去過很多地方,也用詩詞贊美過很多美景,這些美景后來很多成為了風景名勝,蘇軾也成為它們最好的“代言人”。那么他的品牌價值究竟有多大呢?孩子們將研究范圍縮小到國家5A級景區(qū),發(fā)現(xiàn)有27家景區(qū)被蘇軾提到過。假定景點接待人數(shù)與景點價值之間有對應關系,粗略得出這些景點的價值;以蘇軾為該景點寫詩的次數(shù),按比例折合成其對該景點的無形資產貢獻。 探究式學習尤忌“東施效顰” 清華附小的孩子們運用大數(shù)據(jù)分析蘇軾,并撰寫出高水平的論文,這確實是一種讓人驚嘆的探究式學習,這種方法讓孩子在親自參與實踐和探究中學會了學習,學會了運用,學會了成長成才。 但是,再典型的教育案例都只能是案例,而沒有絕對復制的可能。探究式學習鼓勵引導中小學生通過探究,來學習知識,提升素養(yǎng),進而達到既完成學業(yè),又鍛煉能力的成長成才目的。但探究式學習并非千篇一律的“組團——動手+實踐——完成研究項目形成成果”模式?,F(xiàn)實中,我們的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,很多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和行為也在悄然進行,比如對一道數(shù)學題的反復研究思考和論證得出結果,比如認真分析一篇范文后創(chuàng)作出高質量的作文,比如在動手中發(fā)現(xiàn)一些新奇新鮮現(xiàn)象產生興趣進行研究取得小成果,這些都是探究式學習的行為和范疇。 并非所有的探究式學習都結出了類似于“大數(shù)據(jù)蘇軾”的“果”。有些探究式學習在實施過程中反而會遇到意外的尷尬和困惑,如個別學校學生對探究式學習根本不買賬,對家長和老師布置的“探究作業(yè)”不感興趣,有的則是拼湊完成論文,有的是家長越俎代庖,有的則是形式上花里胡哨,結果上拿不出手……探究式學習為什么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?關鍵在于,如果一味追求形式,而忽視了教育的科學與理性,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成長需求,忽略了學生的能動性開掘,就會陷入“東施效顰”的畸形。 理性對待探究式學習 對于探究式學習,我們必須要學會科學運用和實施,用科學理性的態(tài)度來對待,才能結出素質教育改革之“果”。 首先,只要是學生充滿興趣的主動參與的學習和成長活動,我們都可以當做探究式學習去面對。哪怕是解一道題、發(fā)現(xiàn)一個細節(jié)、寫出一篇作文、得到一個結論…… 其次,將學習成長這一根本目的貫穿始終。不管是學生自發(fā)的活動也好,是參與教師的教育教學雙向活動也好,還是自己興趣的拓展和鉆研,只要這些活動和行為最終是實現(xiàn)了自我成長的豐盈、知識視野的擴容、能力素養(yǎng)的提升,我們都給以充分的理解和鼓勵。 其三,探究式學習參與的中小學生是學習和成長主體,但并不是整個學習成長的唯一。在探究的過程中,迂回、矛盾和問題是存在的,因為個體心靈素質和品質等影響,出現(xiàn)畏難、反復甚至是退縮和失望、氣餒也是肯定的,有些探究根本不會有結果也是會遇到的。這就需要我們的“成長引導角色”——老師、家長和社會因素等積極參與,用幫助、鼓勵、理解、支持甚至是化解成長和學習困惑等,來為探究式學習做好護航引導。 其四,科學的教育引導必須到位。這就是涉及教育的專業(yè)化問題,比如科學的思維和方法的引導,探究行為的監(jiān)管,專業(yè)方法和思維的指引,以及富有教育愛心和引導意義的關愛與呵護等。(許朝軍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