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新學期,不少家長憂心忡忡。寒假里,部分孩子習慣了晚睡晚起,作息時間不規(guī)律;過度依賴手機、電視,沉迷于電子設備;走親訪戚,一番吃喝玩樂將學習拋之腦后;長輩寵愛,依賴性增加、脾氣漸長。新學期,自家孩子能適應緊張的學校生活嗎?能從慵懶的寒假中快速切換到學習狀態(tài)嗎? 從教學實際來看,家長的擔心并非多余。每逢長假返校,大部分學生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“假期綜合征”:心神不定、情緒低落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學習動力缺乏、學習興趣不濃,甚至恐懼上學等。要想避免這一現象,有效的“收心”教育至關重要。 以包容、理解的心態(tài)對待孩子。30天左右的寒假,打破了原來的起居規(guī)律,原本在學校建立起來的學習“動力原型”遭到破壞,導致身體和心理的失衡,新學期到來時這種規(guī)律不得不重建或恢復,孩子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,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。面對孩子的不適應家長切不可一味指責,而應以包容、理解的心態(tài)撫慰孩子的焦慮情緒。 開一次“告別寒假”家庭會議。組織家庭成員鄭重地開一次有儀式感的“告別寒假”家庭會議是個不錯的方法?;貞浐冱c滴、總結假期得失,正式宣布寒假結束、新學期開始。家長帶領孩子宣讀新學期宣言,讓孩子意識到新學期來臨,主動將身心投入到學習中。 允諾一份神秘“開學禮”。新學期到來,許多孩子會添置文具、書包、水杯、書籍等學習生活用品。家長可結合孩子的興趣和需求允諾孩子一份神秘“開學禮”,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對開學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和期待感,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對開學的焦慮和抵觸情緒。 調整作息時間。寒假中,許多孩子熬夜、睡懶覺,生物鐘紊亂。臨近開學,家長可參照學校常規(guī)作息時間安排孩子的起居飲食,督促孩子早睡早起,將孩子的生物鐘調整到正常狀態(tài),以適應新學期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。 共同制訂學習計劃。家長與孩子一起分析以往學習中的得失,肯定優(yōu)點,表揚進步,引導孩子自己分析存在的不足,鼓勵孩子自己整理出具體的、可執(zhí)行的、有針對性的措施。綜合當前的學習狀態(tài)和新學期的學業(yè)要求、可能出現的學業(yè)上的困難,與孩子共同制訂新學期學習計劃。學習計劃應扎實、具體、注重過程體現,盡量避免空洞和不切實際。如:本學期要讀哪些書籍、薄弱科目怎樣提高、具體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家長如何配合等。 進行適應性訓練。部分孩子在假期里缺乏學習自覺性,懶于看書動筆少。假期結束后字寫不快了,閱讀速度跟不上,思維僵硬。家長應在開學前指導孩子進行練字、朗讀等適應性訓練,喚醒身體機能,引導孩子進入學習狀態(tài)。(作者單位:重慶市開州區(qū)漢豐第五小學) |